联想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科技贸易公司,所以它会购买没落的贵族品牌,然后伪装成高端产品低价销售。但产品谁都可以造,为何联想还要斥巨资买这些产品的企业呢?这就不得不说贸易公司的另一个短板——渠道。
【赵博思/盐科技特约撰稿】需要说明的是,联想这么做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实在的好处,为啥它还要这么做呢?那是因为它只能靠这个方式活下去。
“活着”(一)
乔布斯说,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大概也就比普通产品好30%。
反过来说,联想把普通产品价格压低以后,就挤压了中等产品的生存空间,中档产品会迅速萎缩,整个市场呈现高端高高在上、低端鱼龙混杂的局面,基本生态系统被破坏掉了,没有人从中受益,即便那些因此提高了家庭购买力的消费者也没有从中受益。
因为它的价格战并没有带来技术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因此当你以为他们扩张地盘是有什么长远目的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他们扩张了地盘就完了。他们没有打算继续做什么,这种非创新性入侵,对行业创新会带来伤害,因为这会导致创新预算削减,而入侵者没有能力持续强化创新。顺带着也把中低端厂商的创新能力干掉了。用过去的流行语,这叫“把对手的智商拉低到联想的水平,然后再干掉它”。
干掉以后呢?你以为是要重塑品牌,深度挖掘用户数据,设计了其他盈利模式,或者用优质低价服务锁定用户么?不,人家是粗放式的,没想过这些问题,人家继续用同样的模式占下一个地盘去了。
我们再换个说法,做个假设(非严谨论述):腾讯用QQ赚钱,用QQ带来的流量顺带着就做了一个腾讯网。腾讯网用QQ弹窗来推广,成本足够低,即便再低价也能血洗门户网站。这是创新,因为这个过程看似价格战,但实际上腾讯因此赚了更多。
但腾讯收购的易迅,为了电商竞争,推出了一日三送之类、以及免快递费等服务,就是败笔。为什么呢?因为其低价毫无意义,就是为了低价而低价,既不可持续,又不能协助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因此,京东的刘强东对这种挑衅毫无反应,理都不理。
“活着”(二)
低价不是目的,低价是为了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沃尔玛用低价构建了一个庞大规模的用户群体,进而依靠这些规模庞大的消费者压低成本,获取高额收益。京东不断在市场砸钱,但它的每一笔钱或是为了扩张品牌种类增强用户黏性、或是为了拼出规模以便压低出厂成本、或是为了压缩中间成本提高未来核心竞争力。
类似的价格杀手,他们用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同时却是最低的价格,改变市场格局,这才是决定性的。
为了说明问题,盐科技撰稿人再举一个关于联想的数据。比如根据去年11月发布的联想2013-2014年第二季报,联想PC销量为1410万部,收入50亿美元,该财季净利润2.2亿美元。PC份额为50%,因此,我们大约估算该财季PC净利润为1.1亿美元。
与此同时,1月底公布的苹果Q1财季数据显示,Mac销量480万台,收入为64亿美元,净利润未公布,但是根据苹果接近40%的利润率,大家可以想想看。这样第一名有什么意义。
大家都非常乐于津津乐道的是,苹果当年差点儿死了。市场份额不到3%。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是:当年苹果以3%的市场份额,攫取了电脑市场1/3的净利润。要不然,你以为苹果怎么活到了今天?
再举个栗子,2011年,郭台铭接受采访时称,苹果产品难以制造,利润率不到5%。这就是被大家认为是低端代工的富士康。它有最大牌的客户做信用背书,并在最大牌的企业身上赚取5%的利润率。它不必参与销售等各种环节,只需要把产品生产出来即可。相形之下,你觉得联想和富士康哪个日子过得更好呢?
因此,联想做什么,其实和主流市场无关。它所做的整体上,不过是把别人的包袱变成自己的战斗力,然后成为行业的清道夫,它是以影响竞争对手的中长期规划而在市场上耳闻的。
这个模式的坏处在于,为了生存,它必须压价;而且由于没有议价能力还必须要保持市场最低价。但最底层市场规模其实有限,盐科技撰稿人认为,最低端市场的整体规模也就20%左右。在早期,依靠降低价格就可以获得用户,一旦到了20%的市场份额,就不会再涨了(当然这个时候已经能成为市场第一了)。因为高端产品低端价格才有竞争力,低端产品低端价格的总体购买率20%已经是极限了。
由此,联想就必须紧紧跟随每一个电子设备的热点,然后不断迁移。本质上联想就是一个科技贸易公司,所以它会购买没落的贵族品牌,然后伪装成高端产品低价销售。
但产品谁都可以造,为何联想还要斥巨资买这些产品的企业呢?这就不得不说贸易公司的另一个短板——渠道。盐科技撰稿人认为,联想在类似贸易中要买的主要是品牌和渠道。
【盐科技:www.yankeji.cn 新浪微博:@盐科技 微信:yankejicn】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