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很多人一开始往往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却得到好的答案。接下来因为情境类似,为了方便行事,便用求出第一个答案的错方法,想得到其他“好”答案。他没有在接下来重新思索,并发觉到能够如法炮制的前提是,必须要确认问题是相似的,而第一个得到好答案的方法也是对的。

本文作者孙志超为创新工场投资经理,投资方面关注移动互联网产品、娱乐类产品,尤其是游戏。

北京——开头先分享个故事,盐科技作者有个做游戏的朋友,很担心自己产品没 有竞争力。于是他每天晚上都找人交流,问着身边的朋友:“我的产品怎么样?会不会挂?”好长时间里,他不是一直求援,就是一直担心。先前我提醒过他,把产 品做好一切都好说,而他则回复我:“我相信乐观的思考可以改变一切。”

如今的怪现象,便是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只要乐观就能解决问题”等,这股风潮从资本主义的大本营美国一路逆袭回来,衍生了很多鸡汤理论。

很多人根本误解了正向思考,正向思考并不等于自欺欺人。我们看到剩半瓶的酒,要庆幸自己还要半瓶,但不代表我们想像酒瓶内是满的,酒瓶内的空气就会转换成真的酒,还须起身、走路、动手去装满新的酒才行。向上帝祷告,但走路要靠双脚。

“越聪明的人越常自欺欺人。”这句话是盐科技作者长久的一个心得。

大约在1900年之际,这是一个与今日特别相似的时代,一个福特被喻为“工业之神”的时代。自由贸易的依赖度极高(高到后来 一战结束后的奥地利,因为缺乏贸易,甚至没有燃燃料可以取暖),金融市场连动度极高,此时的西方是乐观而进步的,有许多人甚至认为此后不会再发生大规模的 战争,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将会有“人间天堂”的诞生。

那时候的底特律就像现在的硅谷,汽车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人类突然开起汽车的热潮就像手机的兴起一样,可以亲眼观察到“一个新玩意的普及”。

福特用十五年的时间便创立了一个帝国,快速累积了将近十亿美金的现金(一百年前……),他创立了很多的典范,比如说应用装配线的观念,装备线带来自动化。 但工人并不熟悉如何操作,所以又自主提供教育训练,他通过生产技术的革新来降低成本。他甚至大幅加薪工人一倍,并且规定八小时的工时,以一家企业之姿改变 美国经济体质(也顺便打了很多说“员工只值那么多薪水”的其他企业家的脸)。除此之外,他也发展了专业的人力资源和授权经销商来卖车等现在常见的经营模 式。

亨利福特于当时,怎么说都是个聪明人。而一堆被福特打得七零八落的小车厂老板们聚集而成的“通用汽车”,则通过充分授权各个山头,创立良好的经理人系统, 开始绝地反攻。甚至于之后挤下福特汽车的市占第一名的地位,福特则等到由小福特继位之后,学习通用的创新,才开始重振实力。

越是脑筋清楚的人、越是成功的组织,越容易“自欺欺人”。因为在通往茁壮的路上,慢慢开发出创新的方法,懂得用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分析资讯,并且得到更多 的资源,或产生庞大的贡献,眼睛要看的事情变多了,哪有时间去看见新的问题呢?偏偏,问题这玩意只会每天出现,可能你解决上个问题的方案,正酿成新的危 机,又或丑小鸭般的小问题,未来将会成为一只羽翼丰满的黑天鹅。

“自欺欺人”,是一股多么强的反作用力。上帝让无助的人学会逃避,又用昔日的荣光遮住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的双眼。

你是否还记得美国次贷危机时,有多少人自欺,这个泡沫还可以继续炒作?

正在就学的你,真的相信“毕业”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正在工作的你,你真的确定这个工作,真的值得你投注这段的人生吗?

正在创业的你,你真的确定自己的产品做得够好了,缺的只是周围的帮助了吗?

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能够思考的地方,绝对比我们想像的还有多很多。譬如说,现在每个人都在说的——“手机游戏一片红海,没法做了”和“市场急速增长,机会很大”这两句矛盾的评价。

再分享一个故事。之前我去一个鞋店买鞋子,因为店租涨价的关系,老板娘决定关店。我问她“怎么要收了啊,生意不是很好吗?”“要涨房租啦,这样没利润。” 老板娘跟我说。在我的世界观里,遇到这种情形,可以选择提升价值,或是找出更好的流程、方法降低成本,然而老板娘却选择离开,我便好奇了。

“有没有想过压低一些不必要的成本维持原本的价位,或是把品牌做出来,大家本来就对你们店有感情了,如果你们‘不可取代’,那不就不用离开这里啦?”

“赞、赞、赞,年轻人,果然很会想。但可惜还不够有社会经验。说的是很简单,但这样太麻烦了,这里不划算,我直接搬回去我哥那边做就好啦。”老板娘说道。原来这个运动用品店是家族事业,她哥哥很久以前早就把某个商圈附近的地都买下来,自己开了好几店。

“你去过金五星吗?那边有八家不一样的店,都我们家开的啊。大家以为不同家,但实际上都我家开的,大家去了第一家会去逛第二家,全部逛完总会挑一家,价格又是我们家的带头喊,附近其他在做的,顶多只能跟着我们喊价,他们再杀价,光店租就受不了啦。

年轻人,给你学个社会经验,看你人很正直。以前盐科技作者以为只有我们家这么做,后来旅游的时候导游说,那些卖路边摊的啊,老板都同一个人。哈哈,我才发现全世界做生意的都一个样。”

盐科技作者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对商业世界缺乏了解,八家店原来都是同一个老板,好笑的是,以前的我总以为在那个地方一片竞争激烈。

熊彼得提出了创造性破坏的概念,竞争导致一个产业利润下降,鼓励企业投入创新,创新会让企业产生高额利润,创新的过程也会为经济带来繁荣。然而竞争者后来 居上,分食利润,把该创新的领域的利润又往零利润的方向拖去,对利润的需求会引发下一个创新,寻找更好的产品、开创新的市场、用更好的流程。随着创新的速 率缓下来,减少产量、物价、利润,经济从繁荣又衰退下来,成为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观点,基于此,认为企业的两大任务,一个是“创造顾 客”,另一个是“创新”。

我们每天在科技媒体、商业媒体看见的,也都是企业做为社会创新者的角色,为社会提供更便宜、更高品质的商品。

作为一个创业者,来到一个热闹的行业,你以为自己享受了资本主义竞争、创新。但你永远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另一面,更为幽暗的一面,或许这一面是起因人性,但更可能是因为“资本作为主角”与“利润报酬的重要性”。

游戏行业一讲到创新,好像只想到“产品”,不不,创新更是“用新的想法、方法去解决问题”,需要通过思考、实践反覆琢磨,为什么乔布斯当初是说“我可以把一千首歌放在口袋里”,而不是“这个苹果的新商品的功能有多好?”

个人也是一样的,某个方法、想法,或许能解决别人的问题,但不一定适合你。通过思考,你会发现你有更多的选择。这些选择,往往让你得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创造更多的价值。

宫本雅史因为质疑而作出了FF这款惊动世界的游戏,洛克菲勒在石油最不景气的1870年通过石油改变了世界。

回顾过去的教训,质疑眼前的世界,专注未来的改变。永远不要被别人起步的成功而吓退你自己的步伐,因为有很多起步成功的人,他的方法根本就是错的。

很多人一开始往往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却得到好的答案。接下来因为情境类似,为了方便行事,便用求出第一个答案的错方法,想得到其他“好”答案。他没有在接下来重新思索,并发觉到能够如法炮制的前提是,必须要确认问题是相似的,而第一个得到好答案的方法也是对的。

不知道为什么而成功,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认识一个学长,是个很聪明又很有魅力的人,学东西非常快,在年纪很轻的时候,靠着自学,就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 学生时期是班长、第一名、模范生,更是学校里的领袖,出社会后,经历更是丰富,也在金融业取得很好的业绩,被一个精英辈出的青年协会推举为主席。但是后 来,她创业失败,赔了几百万,而她为了翻身,试着投资不动产,结果还是失败。

可以肯定的是,聪明如斯,学校的课程对他不过是件简单的事情,而在课本外的战场,更是轻易的成为人际关系的焦点。在初出社会找工作的过程里,因为拥有领袖 气质、聪明、成绩优良,畅谈构想时的演说能力十足,在不同产业都能找到很棒的工作,而且时常跳过基层,直接到中高阶管理的角色。但是每份工作都做不久,虽 然有领过高薪,但事实上啥特别的经验都没得到,就又跳到另一个产业去。

为了满足自己的事业心,他选择了创业。但是创业,从0开始,去打造一个戏台,让更多人加入,创造利润也好、创造社会价值也 罢,都必须扎实。但他误以为创业跟之前凭着履历跳来跳去找到的高薪工作,是同样的事情。他仍把试着自己对于许多事情的小聪明、人际关系上的优势、天花乱缀 的演说能力来创业,但是他创的业,却偏偏选择了一个必须大量谈业务、讲实力、用心在客户上的产业,他却未针对自己在做的事,花上心力去学习相关的经验。结 果,因为事情他不喜欢,便临时请员工代他去,越觉得以前的方法仍行得通,便越远离第一线,越远离第一线,初入此道的他便越看不见事实。

之前盐科技作者一直纳闷:“为什么他总是都把接下来的失败当作运气不好?而不自己去检讨?”直到我想明白:他在做这些事之前,已经预设了一个成功的方法。不能从失败学到教训是可怕的,但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当初是如何成功的,更可能会让人目盲,习惯一个错误的方法。

所以说,手游市场高速发展这个事实没有错;竞争看上去激烈,其实不过是大佬们的棋子;至于面对已经取得先发优势的诸多同行,请放心,未来还不好说。

千里始于足下。刚硬如律法,都会有改变的一天,万物亦是如此,只有不断的思考、行动、学习、思考、行动、学习,才有办法滴水穿石,穿透眼前的极限。

还记得“水滴石穿”吗?让我们把这些老掉牙的故事,也说给自己听吧。

【盐科技www.yankeji.cn 微信yankejicn】

话题:



0

推荐

盐科技

盐科技

222篇文章 9年前更新

盐科技(www.yankeji.cn)是“木桶创业服务”旗下子品牌。 盐科技——言科技,毫无疑问,我们是一家以科技为内容的媒体。同时也是国内首家创业科技媒体! 但非常遗憾,我们不发通稿,不追热点,甚至也不见得会报道那些所谓的新闻。我们只想静下心来稍微做点事,解构创业公司的商业逻辑、解读创业团队的生产之道,做些对创业团队持续追踪的长线报道。 我们聚焦于创业者在趋势、转型、困境、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所面临的转折点,以及他们在此期间的兴奋与焦虑、荣耀与耻辱等对立统一的命运真相,并呈现他们的欲望、野心、手段、创造力,以及粗砺鲜活的生命力。 我们的使命,不是关注当下暮气沉沉,但依然庞大的商业恐龙,而是寻找市场经济中未来的企业家和商业模式。作为未来的主流,他们一定是以最酷最in的形式出现在当下,又以个性自我、率性而为的姿态引领着消费的潮流。而我们的使命,就是找到他们!

文章